2022
九月

06

829

【家庭课堂IV】|第十五讲 家庭教育(三)

1231231

第十五讲 家庭教育(三)家长的教养方式、家庭心理气氛、家庭人际关系

一、家长的教养方式

1.专制(反对)型父母

这类父母对孩子的负面情绪非常不满,一旦出现,就给予严厉的谴责,打骂或德罚,导致孩子非常的恐惧或悲哀。此类父母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发泄情绪的行为上,而不去探究孩子产生这些行为的真正原因。有人也会定立许多“不许”的规则。

2.疏忽型父母

此类父母不能正确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往往采用不理睬或冷淡处理的方式来应对孩子的烦恼、挫折或悲伤,把孩子由于某种问题或事情所引起的负面情绪及感情简单化、缩小化或弃置一旁,使孩子得不到慰藉与理解。

3.放任型父母

此类父母完全“包容”孩子的情绪情感体验与行为表现,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其实质是缺乏指导孩子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的知识与能力,表现为“不干涉”的“鸵鸟策略”。

4.情绪辅导型父母

此类父母会接受孩子的情绪情感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一系列行为表现,他们不会忽视或否认孩子的感受,也不会因孩子的情绪表现不佳而取笑他们,这种类型的父母是孩子情绪情感发展的辅导员。

情绪辅导型父母会关注自己所有情绪情感和孩子所具有的情绪情感,包括负面的情绪,诸如忧伤、愤怒、恐惧、焦虑等在生活中的影响作用。在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不抱怨,并且很重视。当孩子愤怒、伤心、恐惧、焦虑时,他们表现出更多的耐心愿意花时间与去情绪中的子女相处,规范行为时更具亲和力,孩子也愿意积极回应,将家长视为知心朋友。

子对父母的要求与期望也会做

二、家庭心理氛围

1.含义

家庭心理氛围是洋溢在家庭这一特定环境中,以家长的情绪感染为核心,通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人际关系、生活方式,文化素养等反映出来的由家庭成员的感情、兴趣、爱好、态度、行为等综合而成的心理氛围,表现为个性化的家庭情调和气息。影响家庭心理氛围的因素有家庭外部因素,如社会价值氛围、物质环境、社会关系等;也有家庭内部因素,如家长人格、经济条件、家庭关系等。

2.作用

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有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使家庭的每一个成员感到温暖,从而使家庭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种和睦的关系,避免心理冲突、代际鸿沟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

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是实施良好家庭教育的保证,对孩子认知、情感、个性健康的和谐发展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儿童主要通过家庭的潜移默化形成自身的社会经验,即使是社会的教化,也是通过父母的言行,以非正规的方式进行。在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的制约下,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社会化所必需的重要品质--主动精神、责任心、独立性、好奇心和积极性等。此外,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能减少和缓解因生活或外界环境恶化而引发的各种家庭问题,满足精神需求。

三、家庭中的人际交往

家庭中的人际交往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尤其表现在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上。这里主要讲述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直接的影响,较多的亲子交流不但能加深亲子情感,有利于孩子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是维护孩子健康情感的关键因素,是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之一。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获取知识和信息、促进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增强心理保健、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密切亲子关系。注意不要只忙于工作,将子女交于保姆照顾,忽视孩子的心理营养。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